当代中国乡村社会二人谈——张士闪、纳日碧力戈到我校做学术报告
2016-04-29 08:38   审核人:

本网讯 4月28日上午,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暨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山地中心”),在我校传媒与设计学院会议室举行了一场题为“民族、生态、自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二人谈”的深度对话式学术报告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张士闪,教育部“长江学者”、高研院院长、山地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就当代中国乡村社会问题开展对话交流。来自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的学术同行应邀出席报告会,高研院暨山地中心学术团队全体成员以及文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体育学院的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报告会,校长助理徐凤增主持报告会。

张士闪主要以近半年多以来,他所带领的学术团队与国务院国学中心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同合作,在山东、河北、湖南、浙江、贵州等5省的20多个村落开展田野调查,对当代乡村社会发展现状的几个方面观察和基本判断:第一,在山东,村落发展的整体态势是,约3%的村落极其富裕,约30%的村落极其贫困,其余的介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他主要介绍了在拆迁补偿、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等背景下,乡村社会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第二,乡村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由内部引发的,而是与国家政治尤其是城乡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主要阐述了自历史以来,中国乡村在“社会的上下互动”和“文化的礼俗互动”中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延续、危机以及发展的基本状况。第三,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从外在而言亟需国家层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还债”和顺水推舟式的服务,而内在动力则是以文化上共享传统为核心的村落乡土公共性的建设与发展。他主要分析了近年来国家对基层社会的各种补助、补偿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基于对乡村选举的观察发现,经济因素在当代中国乡村精英更替中呈现出越来越强化和凸显的态势。他举例说明了中国村落权力运作,从以前的主要依靠有声望、有能力的村落精英(“能人”)为主,到当今以经济考量为主的明显变化,并分析了这一变化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纳日碧力戈主要从民族生态的角度展开论述。他首先以盖尔纳的“民族屋顶论”为起点,指出一个文化需要一个政治“屋顶”,民族主义要求民族的边疆要和国家的边界一致。随后,他分别详细介绍了汉斯·科恩和安东尼等西方学者对民族主义的分类,以及我国自孙中山以来各个时期对“民族”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最后,纳日碧力戈着重阐述了“民族生态”观点。他指出,在现代国家的背景下,民族生态的核心是政治生态。良性的民族关系,归根结蒂是生态关系,即互补共生的关系。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是协商关系,其中需要交互礼让,需要互相照顾,互相以对方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与对方共同组成大结构、大系统,共享资源,互守尊严。他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政治博弈和政治协商的历史背景,并非“苏联模式”的简单套用,更不是“无中生有”。民族差异会长期存在,新出现的网络手段,不仅增进了交流,也增加了差异,创新成为时代口号,也是新市场的推动力。越来越多的民族差异,只能靠生态的办法来应对处理,民族生态是利好选择,承认差异,重叠共识,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使中国古训重放光芒。

徐凤增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张士闪与纳日碧力戈二位教授,以中国乡村社会为讨论对象,以“民族”、“生态”、“传统”为切入点,发表了不同视角的精彩见解。不同之处在于,张士闪是基于自己对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尤其是汉族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提出既具有深层意义又具有前瞻性的一些判断,对我们理解中国基层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纳日碧力戈教授则是基于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民族”、“民族主义”、“民族生态”等一系列既具有学理价值又与中国社会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提出了用生态的办法解决和处理中国多民族关系的重要论断,必将对师生们的学习和研究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报告结束后,张士闪和纳日碧力戈就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文/图 胡展耀  审核/杨定玉

张士闪作报告

纳日碧力戈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